我高中開始叛逆,跟家裡的關係自那時起就很緊繃,每天我會趁阿爸阿姆尚未起床時就出門等校車,放學後會待在學校圖書館讀書,直到阿爸阿姆睡了才回家,為的就是盡量別與他們打照面,避免不愉快的氣氛。但越是避不見面,親子的關係就越緊繃。一次,我坐在圖書館靠窗邊的位置,突然看見阿爸阿姆出現在窗外,原來他們特地從萬巒家裡到屏東市區看看我究竟是不是真的在學校看書,第一次,我感覺到自己是如此不被信任,屈辱感令我印象深刻。假日,不是和朋友相約去圖書館,就是到同學家,家裡的麵攤生意我不再幫忙,阿爸不會直接罵我,但他會怪罪阿姆沒有把女兒教好。我從來沒有給阿爸阿姆機會瞭解我,我也沒有試圖去了解他們。家,當時對我而言,就是回去洗澡睡覺的地方。
上大學後,在後山優閒的讀書、畫畫和玩樂,也很少回家,打電話回去也多是告訴阿爸生活費用完了,我本能似的拒絕了情感的交流,或者說,我選擇一種背逆真實心意的方式與他們互動。我記得有一次在我要出國旅行的前夕,阿爸出於關心的問我都準備好了嗎?護照有沒有帶?我當下非常無禮的在叔叔和阿姆面前憤怒的大聲回他「你很煩耶!都弄好了啦!不要再問了!」阿爸當時受傷的表情至今還印在我腦海,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想,那個很小的時候會存錢在他生日時買豬腳給他驚喜的女兒哪裡去了?
大學畢業公費分發時,我又為了逃離家裡而放棄了家附近的學校而選填到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去住校,每周五當人們興奮的朝墾丁飛奔而去時,我是一路往北到高雄去約會,過家門不入,或者意思性的回家吃個晚餐,再趁阿爸阿姆不注意就又離家去約會。兩年後,我還是調動回到家附近的學校,不是為了回家,而是為了約會方便。搬回家裡後,每天下班回家就躲在二樓房間,偶爾會跟阿爸一起吃晚餐,等阿姆從市場回來後我已經回到二樓的世界,或者等他們都吃完飯,我再下樓一個人吃。假日依然是跑高雄約會,但阿爸阿姆此時已不像前兩年那樣眼不見為淨,他們開始會責罵我行為不檢,女孩子怎麼可以直往男生家跑,搞得自己沒價值等等,我學會沉默以對,拒絕溝通,依然我行我素,於是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一直以來都在忍耐的阿爸終於在一通電話中爆發,「你實在毋知見笑,毋使歸來了啦!」。那天開始,在家中我們都把彼此當空氣,沒有招呼、沒有眼神交流、更沒有對話,過去每天從樓下傳上樓的「阿綾!食飯!」也消失了,他們不再喚我吃飯。不知道為什麼,對於不再叫我吃晚餐這一點我竟然覺得很受傷,我會趁他們都睡了以後,一個人默默的、盡量不發出聲響的到廚房,靜靜的流著淚吃飯。
未完,我必須先擤個鼻涕.....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長大了就回不去了喔
一段關係的改變總是藏在細微的小事中。
例如不知何時開始在夜歸或未歸時不經意的忘了給對方電話,
以及當以上情況發生時對方也未來電詢問。
改變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
改變也不代表不好,
但改變會帶我們走向那裡 ?
未知。
囧男孩的騙子1號和騙子2號大叫著"我要長大!我要長大!",
小時候我也希望趕快長大趕快長大,
但現在才能深刻的體會,長大了就回不去了喔!
例如不知何時開始在夜歸或未歸時不經意的忘了給對方電話,
以及當以上情況發生時對方也未來電詢問。
改變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
改變也不代表不好,
但改變會帶我們走向那裡 ?
未知。
囧男孩的騙子1號和騙子2號大叫著"我要長大!我要長大!",
小時候我也希望趕快長大趕快長大,
但現在才能深刻的體會,長大了就回不去了喔!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書摘:想像的共同體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Benedict Anderson著 吳叡人譯
|
||
問題意識:在歷史上民族主義是怎樣出現的?它們的意義怎樣在時間中產生變化?何以此特殊的文化人造物會引發人們如此深沉的
依戀之情?
|
||
第一章
導論
|
概念與定義
|
◎
民族:它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想像的:我們不可能認識所有同胞或與他們相遇,但彼此互相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個成員心中。
這種關聯性如同網絡一般,以特殊的方式被想像。所謂的想像不是捏造,而是那種情感
上你覺得跟數以百萬計的人連結在一起的一種情感,它永遠也不可能會是直接,因
為你不可能會認識這些人。它永遠要透過一種中介的過程,不管是透過小說、透過新聞、
透過書、透過歌、各種各樣的方式還有中介才有辦法產生。
·有限的:其使是最大的民族,其邊界縱然可變,但依然有限。
·有主權:啟蒙運動與革命毀壞了神諭的、階級制的皇朝合法性,民族夢想自由,自由的象徵便是
主權國家。
·共同體:儘管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與剝削,但民族總被設想為一種深刻、平等的
同志愛。
|
第二章
文化根源
|
|
·18世紀,在宗教思考模式漸衰頹的歷史脈絡中,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發生根本的變化,民族主
義於焉降生。但我們應該將民族主義和一些大的文化體系聯繫在一起來加以理解。這些先於民族
主義而出現的文化體系(宗教共同體、王朝),在日後既孕生了民族主義,同時也成為民族主義
的背景。只有將民族主義和這些文化體系聯繫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民族主義。
·作者強調歷史上要直到以下三個古老的文化概念喪失了對人類心靈如公理般的控制後,且唯有在
此情況發生之地,想像民族的可能性才會出現。
|
宗教共同體
|
·符號(語言)的共同體:較古老的共同體對他們的經典語言獨特的神聖性深具信心,這種自信塑
造了了他們關於認定共同成員的看法。
·文人與社會之關係:文人(識字者)在一個以神為頂點的宇宙秩序中構成一個具戰略性地位的階
層,他們經由媒介方言和拉丁文,同時也媒介了塵世和天堂。
·衰退:1.歐洲對外世界進行探險的影響,急遽擴大了文化和地裡的視野,擴充人們對於人類可能
的生活形式的想像。2.神聖語言自身地位的逐步式微,以拉丁文寫的書越來越少,方言著作與日
俱增。
|
|
王朝
|
·王權把所有事物環繞在一個至高的中心四周而組織起來,君權神授,國家是以中心(center)來
界定的,國與國的邊界交錯模糊,主權亦有滲透重疊處。
·古老的君主制國家不只透過戰爭,也靠「性的政治」來進行垂直擴張。一夫多妻的雜婚造成血統
的衰退。
|
|
對時間的理解
|
·18世紀報紙與小說的出現,展現出一種有別於中古世紀的時間觀,這是「同質的,空洞的時間」
:同時性。此概念把時間看成一種「過去和未來匯聚於瞬息即逝的現在」,由時鐘與日曆所測量
的時間上的一致。新的時間觀念,為「再現」民族這種想像的共同體,提供了技術上的手段。
·小說中互不相識的行為者,在由時鐘和日曆所界定的同一個時間做這些動作,顯示作者在讀者心
中的想像世界。民族也是被設想在歷史之中穩定向下或向上運動的共同體。不同文化與背景的小
說,讀者也立即投身一個曆法所界定的時間與熟悉的地景之中。
·報紙上的事件被任意挑選出來並列在一起,顯示事件中的行動者彼此之間的關聯是被想像出來
的,想像關聯的根源其一為報紙上的日期,此為最根本的連結。其二是報紙為書籍的一種極端形
式(單日暢銷書),當你閱讀報紙的同時,各地同樣有其他許多人與你同時消費閱讀同一份報紙,
讓我們更確信想像的世界就根植於日常生活中。
|
|
第三章
民族意識的起源
|
資本主義
|
·民族會變得這麼受歡迎,資本主義(印刷品)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用手稿傳遞的知識是稀少而神
祕的,但印刷出來的知識卻存在可複製性及傳播之上。
·資本主義(朝向方言化)、印刷科技與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可能死亡或被消滅)三者的相互
作用下,使得一個新形式的想像共同體成為可能。
|
第十章
人口調查、
地圖、
博物館
|
|
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這三種權力制度深刻的形塑了殖民地政府想像其領地的方式。人口調查涉及了分類歸屬的問題,地圖則呈現了清楚的疆界,博物館和相關的考古學興起,則如同現代民族主義的外套,讓它顯得更自然一點。
|
人口調查
|
·從赫胥曼所做的人口調查中出現的認同範疇描述中,發現越到殖民後期越明顯的變成純以「種族」 來界定範疇,「宗教認同」逐漸從範疇中消失。另外,大的種族在獨立後都被保留或集中下來, 並重新指名為「馬來西亞人」、「華人」、「印度人」或「其他」。
·人口調查專家以不同的分類方式建構其民族的想像。
·殖民地政府根據人口地圖,將理解的族群建立新的教育、司法、公共衛生、警察,和移民管理的
官僚機構,這些人在不同網絡中流動創造了一些交通習慣,而時日一久,即成為殖民政府先前想
像賦予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內容。
|
|
地圖
|
·以泰國為例,雖從未被殖民,但其邊界卻還是由殖民勢力所決定,可看出一個「傳統的」政治權
力結構裡出現新的國家心靈。
·1851年暹羅僅有兩種手繪地圖,一種為傳統佛教象徵表現的「宇宙圖」,一種為沿海航行作戰所
用的圖表指南。這兩類地圖都未標示出邊界。現代鳥瞰式地圖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和人口調查一樣,歐洲式的地圖是在一種概括一切的分類方式之基礎上發生作用的。1761年,約
翰.哈里遜發明了「海上計時器」,將地球畫成一個個有刻度方格的幾何框架。
·地圖和人口調查的關鍵性交會,新式地圖幫忙把人口調查的正式機構所想出來的系列範疇分離開
來;人口調查則從政治上填滿了地圖。
·從以上變遷中,地圖產生兩種最後的化身:
1.
二十世紀東南亞的官方民族主義的直接先驅:歐洲人常想用準法律的方法正當化他們權力的擴散,重建他們新到手財產的歷史。
2. 作為識別標誌的地圖(map-as-logo):成了純粹的記號(顏色、形狀),因立即辨識及隨處可見的特質,做為識別標誌的地圖穿透到群眾的想像之中,形成了正在孕生之中的反殖民民族主義的一個強有力的象徵。
|
|
博物館
|
·博物館的出現暗示了正在進行中的一種普遍的政治繼承過程。
·殖民政府民政府在考古事業所耗費的心力集中在復原壯麗的遺跡之上,其原因有三:
1.
考古保存可被視為一種保守的教育計畫,可抵抗來自進步派的壓力。
2. 向本地人宣示殖民政府本身就顯示了被殖民者始終就是無力成就偉大的功業或管理自己。
3. 使政府看起來像一個一般化了、但同時也還是屬於當地傳統的守護者。
·透過機械化複製(印刷術與攝影)之賜,考古學深刻的政治性已存在於一個很深的層次,以致於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因為這早已變成普通而日常的事情了。
|
|
第十一章
記憶與遺忘
|
新(舊)空間
與
新(舊)時間
|
·歐洲人開始用他們出身地舊地名的新版來為遙遠的所在命名。但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在美
洲命名的方式,新和舊被理解成並肩共存的,不再是繼承的慣用語。
·以印刷資本主義為媒介,1500年到1800年之間在造船、航海、鐘錶製造和地圖繪製等創新科技,
使得「共時性」這種想像成為可能。
·民族主義出現在新世界。沒有一個革命想保持帝國原封,他們所夢想的只是要重新安排帝國內部
的權力分配。
·對於新世界的歐裔海外移民而言,命名象徵的他們逐漸展現一種能力,即能將自己想像為歐洲共
同體的平行存在,而且可以相媲美。
|
民族的傳記
|
·民族沒有清楚可以辨認的生日,而如果死亡竟然來臨,那也絕不會是出於自然因素的。因為沒有
創始者,民族的傳記無法「順時間之流而下」的寫作,唯一替代方案是以「溯時間之流而上」的
方式來為民族立傳。
·民族歷史的敘述,是建構民族想像的一環,而歷史的敘述,不全然只是記憶,也可能包含遺忘。
|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自由的
震撼已不足以形容今天的展覽帶給我的感受。
林文蔚*黑金城 文件展在高雄生日公園內搗蛋藝術中心開展。
一個是監獄看守人,一個是在牢裡待了12年的黑道大哥;
一個畫他眼所見,一個畫他心所想;
一個看似自由卻不自由,一個看似不自由卻自由;
自由的定義在這裡模糊了,或者說,交融了,
怎樣才是自由,已經無法分辨,
甚至,你可以說,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自由的。
人的身體基本上就是一個牢籠,
我無法令我的靈魂離開身體去做我意識中想做的事;
而整個社會更是一個超級大監獄,
我在社會裡,我就無法不被各種法律、習俗、道德所約束,
即便我是多麼的想逃離所謂的體制,但終究逃不了。
所以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在觀展和座談的過程中我會這麼難受,
那是因為我看見了自己。
M告訴我"太追求自由反而成了不自由",
S 告訴我"人如果只想自己就會不想做愛",
我說不出話來,原來我病入膏肓,看醫生也不會好的。
第一次深刻體認看展比看醫生有效。
林文蔚的作品中以一種理性的眼光觀察記錄他身為看守人的生活,
並抒發了對監所制度中人權的不滿及倫理的掙扎,
而黑大哥的作品則是充滿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調侃,
座談中也引發對於受刑人出獄後適應問題及監獄實際效果的討論,
這才是最根本、更重要、更值得我們去思索探討的社會問題。
當我認清"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自由的"時,
我想我已經好多了。
"讓事實說話,它永遠最震撼人心",
誠心推薦這個令我痛苦又異常療癒的展覽,
接近真實,才是生活。
林文蔚*黑金城 文件展在高雄生日公園內搗蛋藝術中心開展。
一個是監獄看守人,一個是在牢裡待了12年的黑道大哥;
一個畫他眼所見,一個畫他心所想;
一個看似自由卻不自由,一個看似不自由卻自由;
自由的定義在這裡模糊了,或者說,交融了,
怎樣才是自由,已經無法分辨,
甚至,你可以說,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自由的。
人的身體基本上就是一個牢籠,
我無法令我的靈魂離開身體去做我意識中想做的事;
而整個社會更是一個超級大監獄,
我在社會裡,我就無法不被各種法律、習俗、道德所約束,
即便我是多麼的想逃離所謂的體制,但終究逃不了。
所以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在觀展和座談的過程中我會這麼難受,
那是因為我看見了自己。
M告訴我"太追求自由反而成了不自由",
S 告訴我"人如果只想自己就會不想做愛",
我說不出話來,原來我病入膏肓,看醫生也不會好的。
第一次深刻體認看展比看醫生有效。
林文蔚的作品中以一種理性的眼光觀察記錄他身為看守人的生活,
並抒發了對監所制度中人權的不滿及倫理的掙扎,
而黑大哥的作品則是充滿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調侃,
座談中也引發對於受刑人出獄後適應問題及監獄實際效果的討論,
這才是最根本、更重要、更值得我們去思索探討的社會問題。
當我認清"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自由的"時,
我想我已經好多了。
"讓事實說話,它永遠最震撼人心",
誠心推薦這個令我痛苦又異常療癒的展覽,
接近真實,才是生活。
訂閱:
文章 (Atom)